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Eriksson’s eight stage theory)中,个体根据年龄的变化被划分为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任务与矛盾。
中年对应的就是埃里克森八阶段发展论中的第七阶段“成年期”,在该理论中成年期所对应的就是繁殖感的实现与停滞感的冲突。
人到中年,或许对于男性来说,中年才是最完美的自我展现时刻,不同于女性,男性没有那么多容貌上的焦虑,衰老带来的身材与容貌上的变化是很多中年妇女特有的变化。
然而性心理发现规律也根据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任务与矛盾加上生理激素的分泌呈现出一的变化,容颜的衰老确实会让中年妇女有所焦虑,然而年龄的焦虑并没有影响她们的“力量”。

一、中年人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女性力量比男性更强
一般来说,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两性的性欲具有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会呈现出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
认为男性在每个阶段的性需求都会比女性更加强烈,更加主动。
其实,男性在性生活中的主动与积极是众所周知的,而女性在性生活往往会更加被动,更加具有顺从性,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这并不代表女性性需求就会比男性低。
随着年龄的变化,大部分中年男性性需求会因为生理激素(雄性激素)的分泌的减少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18∽25岁是男性 “性力量”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间段,男性的性欲与性需求都达到了顶峰,并且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性功能也比较强,总体呈现出比女性力量更强的趋势。
来自于美国的一项对1408名20-60岁的男性研究表明,男性到了40以后,体内的一些会让男性产生性需求与性欲的激素(睾酮浓度)水平会下降25%。
到了35岁之后,男性的“力量”就会减弱,表现出性需求的减弱和性能力的下降。
而女性在中年期的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会到达顶峰,此时的女性有着更加强烈的性需求。
随着男性体内雄性激素的减少,与女性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让中年女性的“力量”比男性更强。

然而引起事物变化的并非是单一因素,激素确实会导致人的性欲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它并非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导致的个体的主观层面的抉择,简而言之就是人随着环境改变的心理变化所带来的某些选择。
二、中年时期女性性心理的转变与男性生活压力的影响
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人所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与如何更好的把握规律发挥主动能动性,也正是对事物的认知与了解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使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女性性心理的变化,不仅是时间的产物更是社会实践中的产物,人的心理总归是一个从懵懂到成熟的过程,不管是主动选择的成熟还是被动选择的成熟都会造成一系列心里变化。

一般来说,人对于性的认知与态度,我们可以统称为性心理(sex psychology),学术界将其定义为:
是指在性生理基础上,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也包括了与他人交往和婚恋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阶段性,具有不稳定性,会随着环境的成熟改变的而发生转变,女性的性心理变化也是如此。
- 中年女性性心理趋于成熟,对性更加理智,更加主动,“力量”更强
女性性心理的成熟更多的是意味着性观念与性态度上的转变,中年女性能用更加合理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事物,不会再用以前20多岁的懵懂与焦虑来看待性。

那么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到性焦虑心理(Sexual anxiety),所谓的性焦虑心理就是一些缺乏性经验与性技巧的个体在面对性生活时会因为自我怀疑而产生望而却步的,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这种现象也并不少见,缺乏对于事物的了解,我们势必会处于观望状态,迟迟不敢行动,这其实也与人善于自我设限有关。
20多岁的年轻女性最容易自我设限,因为在此之前她们对于性生活的了解是一个一片空白,自然而然会因为缺乏了解而焦虑,而不安。
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部分人都在自己年轻时存在过性焦虑心理,这种性焦虑心理极大的影响到了他们的性生活中的体验,因此60%的人表示早期的性生活并不是那样美好。

不过,正所谓求熟能生巧,对于中年女性来说,她们已经是“久经战场”的将军,她们的性心理与性观念也不会像年轻时候那么片面,那么被动
性生活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了性魅力与性自信,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40岁左右的女性有40%的人都表示自己性自信较高,自己此时是最具有魅力的时刻。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